组合数学里面的杨辉三角公式
杨辉三角,也叫帕斯卡三角,是一个由数字组成的三角形,其中第n行有n个数字。每一行的两个端点都是1,其它数字是上一行相邻两个数字之和。杨辉三角有许多有趣的性质,如其中的每个数字都是组合数,且满足对称性等。
杨辉三角公式是用来计算组合数的一种方法,可以通过它快速计算任意n和k的组合数C(n, k)。它基于杨辉三角中的性质,即每个数字都是上一行相邻两个数字之和。假设我们已经计算出杨辉三角中的前n行,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C(n, k):
C(n, k) = C(n-1, k-1) + C(n-1, k)
这个公式的意思是,要计算C(n, k),我们需要知道C(n-1, k-1)和C(n-1, k)的值,这两个值可以在杨辉三角的前n-1行中找到。
使用杨辉三角公式来计算组合数的好处是,它不需要计算阶乘,因此在计算较大的组合数时效率更高。此外,由于杨辉三角具有对称性,可以使用该对称性来优化计算,从而使计算效率更高。
下面是一个使用C++实现的示例代码,该代码使用杨辉三角公式来计算组合数:
#include <iostream> using namespace std; // 定义计算组合数的函数 int combination(int n, int k) { int C[n+1]; memset(C, 0, sizeof(C)); // 初始化C数组为0 C[0] = 1; // 边界条件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{ for (int j = min(i, k); j > 0; j--) { C[j] = C[j] + C[j-1]; // 递推公式 } } return C[k]; } int main() { int n = 5, k = 2; cout << "C(" << n << ", " << k << ") = " << combination(n, k) << endl; return 0; }
在这个代码中,combination函数使用杨辉三角公式来计算组合数。它定义了一个一维数组C,其中C[j]表示C(i, j)的值。首先,它将C[0]初始化为1,这是递推的边界条件。然后,使用两个嵌套的循环来计算C[i][j]的值。内循环从min(i, k)开始,以递减的顺序遍历C数组。在每次迭代中,使用递推公式C[j] = C[j] + C[j -1]; 来更新C[j]的值。最后,函数返回C[k]作为C(n, k)的值。
在主函数中,我们使用n=5和k=2来计算C(5, 2)的值,并将结果输出到控制台。运行该程序,输出结果为:
C(5, 2) = 10
这个结果表明,C(5, 2)的值为10,与手工计算的结果一致。这表明该程序成功地使用杨辉三角公式计算了组合数。
当然,我们也可以将计算杨辉三角和计算组合数的过程分开来。下面是一个计算杨辉三角的示例代码:
#include <iostream> using namespace std; // 定义函数来打印杨辉三角 void print_pascal_triangle(int n) { int C[n+1][n+1]; memset(C, 0, sizeof(C)); // 初始化C数组为0 for (int i = 0; i <= n; i++) { C[i][0] = 1; // 第一列全是1 }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{ for (int j = 1; j <= i; j++) { C[i][j] = C[i-1][j-1] + C[i-1][j]; // 递推公式 } } // 打印杨辉三角 for (int i = 0; i <= n; i++) { for (int j = 0; j <= i; j++) { cout << C[i][j] << " "; } cout << endl; } } int main() { int n = 5; print_pascal_triangle(n); return 0; }
这个程序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print_pascal_triangle,该函数使用杨辉三角公式计算并打印前n行杨辉三角。它使用一个二维数组C来保存杨辉三角中的数字。首先,我们将C数组初始化为0,并将第一列设置为1。然后,使用两个嵌套的循环来计算杨辉三角中的数字。在每次迭代中,使用递推公式C[i][j] = C[i-1][j-1] + C[i-1][j]来计算C[i][j]的值。最后,打印整个杨辉三角。
在主函数中,我们使用n=5来计算前5行杨辉三角,并将其打印到控制台。运行该程序,输出结果为:
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
这个结果表明,该程序成功地计算并打印了前5行杨辉三角。
当然,在实际编程中,我们通常不会使用递归来计算组合数或杨辉三角,因为递归算法通常效率较低。相反,我们可以使用迭代算法来计算组合数和杨辉三角。下面是一个使用迭代算法计算组合数的示例代码:
#include <iostream> using namespace std; // 定义函数来计算组合数 int calculate_combination(int n, int k) { int C[n+1][k+1]; for (int i = 0; i <= n; i++) { for (int j = 0; j <= min(i, k); j++) { if (j == 0 || j == i) { C[i][j] = 1; } else { C[i][j] = C[i-1][j-1] + C[i-1][j]; } } } return C[n][k]; } int main() { int n = 5, k = 2; int Cnk = calculate_combination(n, k); cout << "C(" << n << ", " << k << ") = " << Cnk << endl; return 0; }
这个程序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calculate_combination来使用迭代算法计算组合数。该函数使用一个二维数组C来保存杨辉三角中的数字。使用两个嵌套的循环来计算杨辉三角中的数字。在每次迭代中,使用递推公式C[i][j] = C[i-1][j-1] + C[i-1][j]来计算C[i][j]的值。最后,函数返回C[n][k]作为C(n, k)的值。
在主函数中,我们使用n=5和k=2来计算C(5, 2)的值,并将结果输出到控制台。运行该程序,输出结果为:
C(5, 2) = 10
这个结果表明,C(5, 2)的值为10,与手工计算的结果一致。这表明该程序成功地使用迭代算法计算了组合数。

- 上一篇:组合数学里面的组合及计算公式
- 下一篇:C++语法里面常用的英文单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