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其他 > 正文

详细讲解进程调度算法有哪些?

作者:野牛程序员:2023-05-18 12:50:21其他阅读 2890

进程调度算法是操作系统中用于决定哪个进程应该获得CPU执行时间的一组策略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:

  1. 先来先服务 (First-Come, First-Served, FCFS):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分配CPU时间片。当一个进程开始执行后,直到它完成或者阻塞,才会切换到下一个进程。

  2. 最短作业优先 (Shortest Job Next, SJN):选择执行时间最短的进程。这需要预先知道每个进程的执行时间,因此通常用于批处理系统。

  3. 最短剩余时间优先 (Shortest Remaining Time First, SRTF):在执行过程中动态选择执行时间最短的进程。当一个新的进程到达或者当前执行的进程阻塞时,会重新评估剩余执行时间,并选择剩余时间最短的进程来执行。

  4. 优先级调度 (Priority Scheduling):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优先级,优先级高的进程先执行。可以是静态优先级,即在进程创建时指定,也可以是动态优先级,根据进程的行为和资源需求进行动态调整。

  5. 时间片轮转 (Round Robin, RR):将CPU时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时间片,每个进程按照到达的顺序轮流执行一个时间片。如果进程在时间片结束之前没有完成,则被放入就绪队列的末尾,下一个进程开始执行。

  6.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 (Multilevel Feedback Queue Scheduling):将进程分为多个队列,每个队列具有不同的优先级。初始时,进程进入最高优先级队列。如果进程没有完成,它将被移到下一个较低优先级的队列中。这样,短期进程可以快速响应,而长期进程可以在后续的队列中得到执行机会。

这些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进行组合和调整,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响应时间。另外,一些高级的调度算法还可能考虑进程的实时性要求、多处理器系统等因素,以进一步优化调度效果。

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示例:

  1. 先来先服务 (FCFS):假设有三个进程到达CPU的顺序为 P1、P2、P3,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为 10ms、5ms 和 8ms。根据先来先服务算法,CPU将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进行执行。因此,P1 将首先执行 10ms,然后是 P2 执行 5ms,最后是 P3 执行 8ms。

  2. 最短作业优先 (SJN):假设有三个进程,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为 5ms、2ms 和 8ms。根据最短作业优先算法,CPU将首先执行执行时间最短的进程,即 P2(2ms),然后是 P1(5ms),最后是 P3(8ms)。

  3. 时间片轮转 (RR):假设有四个进程 P1、P2、P3 和 P4,每个进程被分配一个时间片为 3ms。按照到达的顺序,进程执行如下:

    • 第一个时间片:P1 执行 3ms。

    • 第二个时间片:P2 执行 3ms。

    • 第三个时间片:P3 执行 3ms。

    • 第四个时间片:P4 执行 3ms。

    • 第五个时间片:P1 继续执行 3ms。

    • 以此类推,直到所有进程完成。

  4.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:假设有三个队列,优先级由高到低,每个队列的时间片分别为 8ms、16ms 和 32ms。考虑以下进程:

    进程执行如下:

    在这个例子中,较短的进程可以更快地完成,而较长的进程则在不同的队列中获得了更长的执行时间。

    • P1 进入最高优先级队列,执行 8ms,然后进入下一级队列。

    • P2 进入最高优先级队列,执行 8ms,然后进入下一级队列。

    • P3 进入最高优先级队列,执行 8ms,然后进入下一级队列。

    • P1 继续执行 4ms,完成。

    • P2 继续执行 8ms,然后进入下一级队列。

    • P3 继续执行 12ms,完成。

    • P2 继续执行 8ms,完成。

    • P1:需要执行时间 12ms。

    • P2:需要执行时间 25ms。

    • P3:需要执行时间 20ms。

这些例子只是对进程调度算法的简单说明,并不包含所有可能的情况和细节。实际上,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可能会涉及更多的因素和考虑因素。


野牛程序员教少儿编程与信息学奥赛-微信|电话:15892516892
野牛程序员教少儿编程与信息学竞赛-微信|电话:15892516892
相关推荐

最新推荐

热门点击